内蒙古大青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简称“大青山站”),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道沟林场(管护站),属黄土高原的北缘,蒙古高原的南沿,是我国北方中温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的气候过渡带;该区植物区系丰富,是内蒙古西部主要的次生林区,具有我国华北森林区典型植被特点。由于大青山山体承受蒙古高原典型大陆季风气候和东南海洋季风气候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变化植被分布分异规律明显,形成了山地森林—灌丛—草原植物州。大青山站于2009年加入国家陆地生态系统研究网络,技术依托单位和建设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1 主要研究方向
大青山站主要开展不同生态系统滞尘(霾)机理及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不同植被生产力的形成与动态监测研究,山地森林-灌丛-草原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研究,大青山北坡农牧交错带、南坡冲积洪积扇及平原农田林网区植被恢复技术及效益监测研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2 研究成果与科学贡献
生态站共产出论文14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4篇,授权专利8个,出版专著2部,发布规程6项,举办了“内蒙古大青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学术交流会”,促进了生态站与各单位之间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3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大青山生态站现有固定研究人员13人,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5人;博士5人,硕士8人。自建站以来培养在读博士生3人,硕士3人,培养科研技术人员2人,培养本科生31名。
4 科研能力与技术平台
大青山生态站设置乔、灌、草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固定植被观测样地10块。其中,不同林龄落叶松人工林固定样地5块,白桦次生林固定样地3块,天然草地样地1块,灌木样地1块。水文过程固定观测样地5块,包括坡面径流场5处(配备林外雨监测),壤中流观测场2处,测流堰2座。土壤呼吸观测样地1块。坡面空间连续观测样地31块。标准气象观测场1处;林内小气候气象观测场2处;梯度森林小气候及二氧化碳、水汽通量观测塔1座;物候监测系统3套;空气质量观测场1处;凋落物收集场8处。配备科研观测仪器共计50余类172套(件)。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