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院内动态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促进林业科研事业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2-08-22 发布人:admin 审核人:admin 来源:内蒙古林科院党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3164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林业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三级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的精心指导下,院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坚持"科技立院、制度建院,人才兴院、产业强院"的建院思路,深化科研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促进了"两个文明" 建设,推动林业科研事业的发展,取得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步伐

    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两手抓、抓手都要硬"的方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推动全院各项工作的重要手段,长抓不懈。做到两个文明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落实.近两年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思想道德教育,美化环境等活动,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领导班子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党风廉政责任制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步伐。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院党委始终把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大力推进职工思想道德教育,为推动林业科研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邓小评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有关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打牢职工的思想基础,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重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二是院党委在涉及到群众利益的问题上,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逢会必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使我院在全员聘用制改革中,职工都能正确对待,使全员聘用制得以顺利进行。

    三是努力构建和谐院所。院党委积极创新思维,研究对策,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工会组织,畅通职工的诉求渠道,切实解决职工的问题,为构建和谐院所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四是组织职工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展览、座谈会等形式,认真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特别是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后,全院职工自愿捐款13350元,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五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院党委十分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我院一名回族同志生病后,家庭生活发生困难,院领导带头捐款,院工会还积极与上级工会协调申请困难补助,为该同志解决了每年因看病造成生活困难问题,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

    六是开展职工道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在职工中积极倡导争先进、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积极参加每年自治区、市里组织的科普宣传、防火宣传和"义务值树"、"义务献血"、"博爱一日捐"等大型公益活动;组织职工参加爱院爱社区义务劳动以及树木园环境卫生清理劳动。

    七是充分发挥树木园科普教育基地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树木园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树木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又是被中国科协命名为"科普教育基地",现每年接待学生、市民3万余名。使中小学生和广大市民在休闲娱乐中受到科普教育和生态文明的教育。

    三、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院党委每年组织职工在春节前开展棋类、扑克、乒乓球等比赛,在春节期间邀请办事处秧歌队到我院表演,参加厅系统的林业杯知识竞赛,组织在职职工参加自治区直属机关举办的"健身系统活动","万人登山探宝"活动,在凉城蛮汉山林场举办生态文明建设考察和"迎国庆,爱国主义歌曲大家唱"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大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的工作和生活热情。

    四、深入开展社区共建活动

    一是搞好"城乡牵手共建"活动。2010年3月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和直属机关工委的决定以及厅机关党委的要求,在我厅与新城区老缸房社区结对共建和联系点的基础上,建立党员执政为民教育基地,由我院提供绿化设计、技术指导以及树苗对教育基地进行绿化、美化建设。

    二是为解决大学东路办事处及派出所警务室办公用房紧张的问题,我院配合市政府在拆除临街旧凉房,在原址上建成占地面积730m2,建筑面积4000 m2农大东社区服务中心。

    三是认真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院党委经常召开会议,研究解决综合治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大学东路派出所的警民联防工作。综合治理工作多年被办事处评为先进单位。

    四是是坚持不懈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全院育龄妇女晚婚率、计划生育率、节育率、新出生子女领证率均达100%,多年来一直被大学东路办事处评为先进单位。

    五是认真抓好小区环境建设。院里近几年为职工新建住宅9 号楼、10号楼及世华大厦,改善了职工住宅环境;建起了8000平米的办公大楼,办公环境宽敞明亮,小区的绿化面积达200多平米,硬化面积3000多平方米,被呼市绿化委员会授予"绿化达标庭院"。

    六是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呼市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培训班,赛罕区文明办组织赴东南沿海考察精神文明建设的先进经验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为玉树舟曲地震灾后捐款活动,共计捐款39561元,为红十字"博爱一日捐"捐款9461元。8月份,与大学东路明和园社区居委会共同举办了 "林业杯"职工台球比赛活动并赞助活动经费。

    七是积极做好扶贫帮扶工作。按照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院定点帮扶兴安盟突泉县六户镇永祥村,组织力量积极帮助当地扩大食用菌和果树经济林裁培并形成规模,定期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积极协调帮扶资金30万元,在扶持示范户开展土鸡养殖的基础上,帮助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发展40户项目户,已购置肉牛235头,并发放到养殖户中,全部完成肉牛棚舍建设,受到群众反好评。2010年我院扶贫工作受到内蒙古党委、政府的表彰,并授予"定点帮扶兴安盟工作先进单位"" 定点帮扶兴安盟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八是努力做好老干部工作。一是开展"送温暖"走访慰问活动。二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组织老干部去黄花沟、哈达门旅游,丰富了老干部文化生活;三是积极与有关部门争取为退休人员住房补贴发放工作。截止到2010年底住房补贴全部发放到老干部手中。

    五、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有力地促进林业科研工作

    林业科研工作是支撑全区林业生态建设基础性工作,因此,我院在推进科学发展的整体工作中,始终把林业科研工作作为中心来抓。特别是在实施全员聘用制改革中,从人力资源配置、机构设置、部门负责人的选拔等方面,重点保证科研部门的需求,为强化科研工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是不断拓宽科研立项渠道,科研立项工作取得新突破。在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把握机遇,积极协调,努力拓宽项目来源渠道。全院共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级新立科研项目36项,项目经费总额1431.2万元。

    二是强化科研管理与服务,科研成果水平得到提升。承担的在研项目15项进行结题验收。其中:组织了"绿色名优农产品产业化配套技术研究——绿色食品枸杞开发研究"项目的内蒙古科技进步奖的申报工作;"气吸式小林果实采收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 "内蒙古绿色食品枸杞开发研究成果区域示范"项目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是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科技人员视野明显扩展。两年来,内蒙古林科院与德国、俄罗斯、台湾地区开展合作与交流。在国内与二十多个大学和科研单位保持合作关系。与武汉高农集团、中科院水生所在沙生植物园建设,公路防沙矿区复垦,草原沙化治理、防沙治沙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举办学术交流会9次,2009年12月在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上我院有两名科技人员作了专题报告,选派15名科技人员出国考察洽谈合作项目。"沙棘果实采收专利技术与推广和多效保水生物复合肥研制与应用技术研究"两项专利参加首届中国西部国际专利和技术展览会。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6篇,专著3部。

    四是积极拓展科技支撑领域,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双赢。面对"十一五"期间全区科技支撑业务不断加大的需求,我院在原环境绿化工程中心、花卉中心的基础上新增了产业中心和环境绿化中心两个部门,加强和壮大科技支撑转化。通过近几年的努力,科技支撑项目遍布全区12个盟市,在行业内外的知名度不断扩大,同时积极探索解决林业科研与林业生产结合的有效途径。与旗县林业局开展了"山杏林丰产栽培繁育技术"、"浑善达克沙地野生沙地柏种群资源保护"、" 哈素海生态保护项目"、"油松产种基地"科技支撑合作和林业重点工程科技支撑项目。与企业开展"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库布齐沙漠沙柳基地建设开发利用研发与示范",承揽了霍林河煤矿矿区植被恢复工程项目,与内蒙古德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开展了"MB"型土壤固化剂在防沙治沙中的技术研发,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院党委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探索精神文明与林业科研工作的结合,使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促进林业科研工作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扎扎实实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和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88号 网址: www.nmglky.cn  邮编:010010
蒙ICP备2020003505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226号 技术支持: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内蒙古林科院|内蒙林科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