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首页 - 科研平台 - 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20年度工作报表

发布时间:2020-11-13 发布人:linkeyuan2021 审核人:linkeyuan2021 来源:内蒙古林科院实验室 浏览次数:749 


实验室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主任: 郭中

主管部门: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依托单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通讯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88号

邮政编码:010010

联系人:刘平生

联系电话:0471-3380168

E-mail地址:nmlkylps@163.com

2020年11月10 日填报

2020年制

 一、基本信息


实验室名称

中文: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

英文:INNER MONGOLIA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ECOLOGICAL SYSTEM

实验室简介

内蒙古在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12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的省级实验室,依托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该实验室以国家重点学科"林学"、"生态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为依托,定位于我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沙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沙地生态状况监测与评价,沙地生物资源的保护与培育利用,防沙治沙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方向研究,在运行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模式,致力于培养行业专业技术骨干,服务于我区荒漠化防治、林业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

2015年,内蒙古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新建成2400m2的综合实验楼和1400 m2的智能温室,并全面投入运用。依托自治区2018年国债资金投资的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实验室新增1000万仪器设备,极大的提升了实验室硬件能力。

目前,实验室固定专职人员12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6名,中级职称4名。流动人员48名,属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7人。

 研究方向(据实增删)

 研究方向1

沙地(沙漠)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研究

研究方向2

沙地生物资源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应用基础研究和适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研究方向3

沙漠化土地动态监测、评价技术体系研究

研究方向4

沙地(沙漠)综合治理技术和防护林营建技术

二、成果统计


获奖情况

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1项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

共计33篇

 SCI  1篇

专著国内出版3 部

其它专利

国内11项

团体标准5个

产学研合作

与高校、院所合作6项

合作经费229万元

与企业合作2项

合作经费360万元

行业技术服务9项

服务收入10.45万元

注:以上各表中所有数据指截止到统计年度所得数据或统计年度当年情况,项目经费指每个项目的总经费。

 

三、实验室本年度建设情况


简要介绍实验室本年度研发条件与能力、科研水平与贡献、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等情况。

1. 研发条件与能力

    内蒙古自治区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现有 2400m2的综合实验楼和 1400m2 的智能温室。在综合实验楼中,按使用面积统计,各类功能实验设施 943.2m2 ,办公室 148m2 ,会议室、档案室 77m2 ,科技展厅 182m2 。

(1)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总使用面积 153m2 ,包括样品处理室、仪器室、观测室等 3个功能室。现有主要仪器及设备:土壤剖面含水量测量系统、自动标准气象站、年轮分析系统、便携式土壤气体通量测量系统、植物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等。该实验室重点以沙化土地区生物资源、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植物光合、呼吸、水分等代谢生理实验以及植物生长、发育及环境生理等动态测定和分析。研究个体与群体生长的动态变化规律,调节方式、生理限制因素及结合生物技术探索提高个体抗性及改良品质的途径。联合相关学科成果,形成多熟复合高效植被恢复理论与技术。

(2)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总使用面积 235m2 ,包括储藏室、准备室、灭菌室、接种室和无菌培养室等 5 个功能室。现有主要仪器及设施: 海尔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 1 台、752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 台、海尔冰箱 1 台、海尔冰柜 1台、纯水机 1 台,立式高压灭菌锅 2 台、电子天平 2 台、人工气候培养箱 5 台、酸度计 1 台、组培育苗玻璃瓶 1 万个、4 层不锈钢育苗架 100 余个。主要开展沙区优良生态经济型植物种筛选、新品种开发、转基因品种培育,以及品种的有性繁殖技术和无性繁殖关键技术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

(3)林业有害生物检验检测和微生物测试实验室:总使用面积 187.2m2 ,包括培养无菌室、实验预处理室、昆虫培养室、样品处理室、接种室等;现有仪器设备:光照培养箱 1 台、恒温水浴锅+微波炉 1 台、海尔冰箱 1 台、酸度计 1 台、纯水机 1 台、电子天平 1 台、无菌接种台 1 台、解剖镜 1 台人工气候培养箱 2 台。主要开展林业有害生物(昆虫)检验检测和微生物测试实验。

(4)土壤、植物分析测试中心实验室:总使用面积 269m2现有主要仪器设备:全自动定氮仪 1 台、半自动定氮仪 1 台、激光粒度分析仪 1 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1 台、紫外分光光度计 1 台、ICP-8000 型电感耦合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1台。现能完成土壤常规理化性质指标测试和植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测试。

其中,土壤物理性质指标:土壤粒径组成、土壤容重、土壤密度、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 土壤化学性质指标:pH、有机质、活性有机质、全量养分(N、P、K)、速效养分(N、P、K)、水解氮、硝态氮、全盐量、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镁、交换性钾和钠、交换性盐基总量、碳酸盐量、水溶性八大离子、腐殖酸、多种金属离子(钾、钙、钠、镁、铁、铜、锌、钼、锰、镍、钡等 71 种离子)及非金属离子(硫、硅等)等。 植物分析测试内容:常量元素(全碳、全氮、全磷、全钾、全钙、全镁和全硫)和微量元素(硼、锰、锌、铜和钼)。配套的1400m2智能温室有 600m2的移动苗床和600m2的地面苗床,可供播种、扦插育苗实验和组培苗移置炼苗使用。

2018 年内蒙古债券类资金项目为重点实验室投资 1000 万元用于科研仪器设备建设,2019仪器设备全部到位,投入使用。该项目共采购了 39台(套)科学实验分析和观测用精密仪器设备。其中,林木遗传育种、分子生物学实验类设备 26台(套),植物生理生态实验类设备 6台(套),分析测试实验类设备 7台(套)。目前实验室拥有:Bio-Rad cfx96 PCR仪(荧光)、BioTeK C5+50TS多功能酶标仪、Sigma 3-30K高速冷冻离心机、Agilent7890B-7000D三重四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I-6800植物光合作用测定系统、LI-8100A土壤碳通量观测系统、EA-TOC-CRDS碳同位素分析系统(含元素分析仪)、HIC-SP/NS离子色谱仪等一大批先进仪器设备。新进仪器设备全面提升了实验室基础条件能力和承担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的重大科技项目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我区沙地生态系统综合治理及其应用技术科研共享平台的服务能力。

2. 科研水平与成果贡献

一直以来,实验室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十分注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出。2020年,依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内蒙古沙地(沙漠)生态系统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平台新申报立项科研项目(课题)18项,总经费 646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经费48万元;国家林业局科技项目5项,总经费 325万元;自治区级项目12项,总金费273万元。

在产学研合作和行业技术服务方面,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南通大学、厦门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工作,合作经费229万元;与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英力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联合研发防沙治沙新材料产品,合作经费为360 万元;横向为包头市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包头市林木种苗站提供技术服务,完成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效益监测、评价和优良树种组培繁育工作。

一年以来,依托该实验室平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 11 项;发表科技论文 33篇,其中 SCI 收录 1 篇;参编专著3部、颁布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技术标准 5 项。

一年以来,分析测试实验室共完成 659个土壤、植物样品的测试化验任务,其中依托单位各类科研项目实验样品 312个,外来单位位样品 347个;在样品中,土壤样品 632个、植物样品27个,总化验数据4217个,做到化验数据准确,并按时完成任务。

在林木组织培养育苗方面,实验室共配制培养基 238余升,完成毛刺杨、小胡杨2号、欧李、河北杨树外植体的接种2000余个。

3. 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

一年以来,实验室继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1名研究人员考取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6名研究人员分别在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继续完成博士研究生的学习。1名专业技术人员被授予"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奖荣誉称号";2名专业技术人员入选"内蒙古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1名专业技术人员获得"内蒙古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特殊培养"资格。

一年以来,实验室共派出 20 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和技术培训,其中14人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技术内审员资格证书"和"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技术负责人及授权签字人合格证书"。科研人员利用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积极参加生态学学术大会、林业科技学术大会等各类学术会议和技术培训。

4. 开放交流与运行管理

实验室对现有仪器设备、场地等实验条件均采取开放式管理模式,全年对外开放共享,可提供植物、土壤、水体养分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化验测试,微生物培养测试,植物组织培养等实验服务。每台实验仪器有固定操作人员,流动科研人员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操作使用。

一年以来,项目合作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在我实验室完成了合作研究课题的样品化验测试任务和种苗培育实验。在对外服务方面,向包头市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事业单位提供森林生态效益监测和评价工作;向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霍林河煤矿、水利部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内蒙古裕通实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提供土壤 pH 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化验测试,植物全碳、全磷、全钾化验测试服务。截至 11月,共完成 659个植物、土壤样品测试任务,测试数据4217个。在实验室运行管理方面,自实验室成立以来,依托单位——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执行相关职责。制定了学术委员会工作章程、实验室安全管理细则,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实验室各类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学术委员会按照工作章程,年初、年终分别进行一次学术交流会,对实验室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的年度实施方案、年终研究结果进行严格把关、评审,全面掌握科研项目的实施进展和存在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地指导,提高科研项目研究工作效率和成果的质量。实验室对所有化验测试数据和日常管理工作的档案及时归档;对所有科研项目研究成果类档案统一保存到依托单位档案室。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学苑东街288号 网址: www.nmglky.cn  邮编:010010
蒙ICP备2020003505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226号 技术支持: 国风网络 网站地图   
内蒙古林科院|内蒙林科院|内蒙古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