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荒漠化防治研究所闫德仁研究员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沙漠生物结皮层的成土演变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31560239)顺利结题。
该项目2016年立项,采取横向(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尺度)和纵向(生物结皮层形成时间尺度)两个尺度,从不同气候区苔藓结皮层腐殖质及其组成含量及胡敏酸的芳构化度、苔藓结皮层细颗粒物、养分含量、苔藓结皮层矿物元素及其风化淋溶作用、苔藓结皮生物残体分解矿化等方面研究了沙漠苔藓结皮层对流动风沙土的成土演变特征,阐明沙漠生物结皮的成土作用及其演变特征、沙漠生物结皮层逐渐发育演变为土壤腐殖质层的客观进程,客观回答沙漠生物结皮层能否逐渐发育演变为土壤腐殖质层等问题。
项目首次开展了沙漠苔藓结皮生物残体分解矿化特征研究,并明确其对下层风沙土养分的改良作用;结合沙漠苔藓结皮促进流动风沙土形成演变研究,首次开展了苔藓结皮层矿物元素含量及其风化淋溶、硅铁铝率变化特征研究,并进一步明确了不同气候区沙漠苔藓结皮层腐殖质组成具有地带性变化趋势。风沙环境下沙漠苔藓结皮层的形成和长期保留,不仅能够表聚细颗粒物和养分含量,而且对改善腐殖质组成、矿物质元素含量具有积极作用,并逐渐向具有区域性土壤特性演化,形成弱腐殖质层,促进风沙土演变。
项目累计发表科技论文12篇。其中,核心期刊10篇、普通期刊1篇,国际研讨会收录1篇。
公众号